漂浮的藤條編織,清邁藝術展廊:Enter Projects Asia
該項目是坐落在泰國清邁的一個藝術收藏家展廊,它由幾個內部展廳,以及設有雕塑和華麗水景的復雜花園組成。建筑事務所 Enter projects Asia 受委托使用純天然材料設計和定制藝術品的展示空間。其藝術品涵蓋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精美日用瓷器、銀器以及包括東南亞最大最精致的英國韋奇伍德(Wedgwood)品牌瓷器品。委托人和狂熱的收藏家試圖將畢生的抱負投入該展覽中,向所有人展示他們 50 多年來收藏的珍品。一般情況下,藝術展廊應該是無裝飾的空間,只為突出藝術品本身,這樣也能更好地將作品呈現(xiàn)給觀眾。而 Enter Projects Asia 選擇為展廊帶來不一樣的生機,其標志性風格的分區(qū)、照明和座位將 3D 幾何圖形與泰國傳統(tǒng)工藝相結合。 “我們試圖打造一種沉浸式體驗,賦予空間一種傳統(tǒng)藝術展廊所不具備的溫度與深度”,Enter Projects Asia 總監(jiān) Patrick Keane 表示道。
該展廳的概念核心集中在流動空間、不能從單一角度觀察的動態(tài)形式以及參數(shù)化技術的現(xiàn)代設計意識形態(tài)上。藤條構造使用了專業(yè)軟件來模擬云和蒸汽的運動,因此可無縫編織在內外部的各個區(qū)域,最終形成一系列的圓莢體式結構,作為展出收藏品前的一大亮點。藤條工程在展廳閉關期開始,三個主要的圓莢體分別為 5 米、4 米和 3.5 米高。然后將每批完成的組件從工廠運送到清邁現(xiàn)場進行組裝。藤制照明結構是最后的裝置,它和諧地漂浮在不同的區(qū)域之上,從庭院到餐廳和展示區(qū),完美地融合了內外部空間。
這個項目可以描述成一種流動的狀態(tài):無盡的變化和轉變,連續(xù)的運動通道,由自然和藤條組合構成的自然形式引導。反過來,可以說大自然提供了像藤等多功能性、在東南亞各地可大量種植的天然材料, “如果我們適應了自身環(huán)境,實現(xiàn)建筑方面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并不難。當我們擁有所有觸手可及的珍貴材料時,為什么還要使用合成的有害塑料呢?”Keane 問。
大量設計藝術展廊的經(jīng)驗也讓 Keane 相信“設計師需要尋求其他的藝術形式來呈現(xiàn)我們所熟悉的無裝飾、千篇一律的展示方法。”未來的藝術展廊將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和多維體驗,與我們的生活環(huán)境更加貼近、更加聯(lián)系緊密。“藝術是生活的一種表現(xiàn),”Keane 說。如果他和他的團隊打算為這個項目帶來“生機”,那么項目結果可以說是最純粹的呈現(xiàn):充滿了活力、創(chuàng)新和進化。
分享文章,請標明來源: http://www.tjjdsnc.cn/xuni/1279.html 免責聲明: 圖片內容來源網(wǎng)絡,本網(wǎng)站對作品圖片的版權未作證實,對作品的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不作保證,也不承擔由此產(chǎn)生的法律責任。如對作品版權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電話聯(lián)系:400-035-0358 進行刪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