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alrich Architecture Workshop:極具特色的印度尼西亞Piyandeling 工匠住宅和工作室
Piyandeling是一個綜合項目,包含了工匠的住宅和工作室設計兩個功能。這個項目的概念是從以前Realrich建筑工作室的Guha項目中提煉的。Piyandeling位于印度尼西亞北萬隆Mekarwangi村的一個寧靜地區(qū)。
住宅由一棟三層樓高的房子構成,模數(shù)為3.0 x 3.0米,供一個家庭使用,其中包括2間兒童臥室、1間主臥室和共用浴室。建筑圍護結構是可打開的,它是用回收的300×600毫米的塑料板來覆蓋并且可以保護內(nèi)部的竹子結構。塑料板是由99%的Sumarah Pavilion回收的,這就是為什么住宅被命名為Sumarah的原因。
圍護結構形成了一個800毫米寬的服務走廊,與建筑的核心生活空間形成雙交叉空氣通風和雙墻隔熱系統(tǒng)。這形成了傳統(tǒng)與更多的工業(yè)化方法之間的適應,混合了傳統(tǒng)的細木工和竹子的膠合細木工的技術。該技術是由Guha Bambu和Alfa Omega Project精心設計的,這個技術使得可以通過樓板結構的對角竹結構來測試3層的竹結構。
Piyandeling的建造是作為一個訓練設計的,使用3種主要材料,如回收的塑料,當?shù)靥厣墓采?,和當?shù)氐氖^作為地基材料。這些材料的組合,開始是對竹子工藝如何與模塊化矩形空間相結合的探索,去創(chuàng)造出這樣的綜合工藝雕竹組合,從天花板、地板、柱子、門把手、鎖以及現(xiàn)場手工制作的精巧細節(jié),最終在整個集成空間中創(chuàng)造藝術和工藝的融合。
被命名為“Kujang”的工匠工坊是一個兩層樓高的漂浮的結構,為了連接有機農(nóng)場的露天大廳,用于會議和聚會。它由4-5米高的竹子結構格子搭建而成,屋頂用Nipah葉子結合防水膜覆蓋。將Julang Ngapak制作為一個傳統(tǒng)的西爪哇鄉(xiāng)土建筑,彎曲的竹子做成的俏皮的欄桿被發(fā)揮為一個更復雜的雙曲面形式,它更強,更靈活,并創(chuàng)造了一個鳥類的自然運動的輪廓或者說是Kujang的運動,這是Sunda傳統(tǒng)中一個傳統(tǒng)的武器。
基本上是一個簡單的1層樓,周邊有兩棟建筑作為牙醫(yī)空間,和設計工作室,以及地下空間。一層樓的建筑以石頭為平臺,竹子為屋頂,提供了一個 “Talahap”可以重疊曲線的傳統(tǒng)竹子結構,上面覆蓋了一層防水膜和Nipah。地下工作室是用竹子骨架和混凝土建造的,這形成了一個保留墻和雕刻的竹子形狀的模板。我們的想法是創(chuàng)造出原始、基本、謙遜、誠實的表達方式的飾面,并形成這樣的經(jīng)濟敏感性。
Piyandeling是一個磚石建筑的例子。它的理解是,要想在土地上設計和建造一些東西,項目需要通過了解當?shù)毓に嚭彤數(shù)夭牧显谔囟ǖ攸c的適應性,找到當?shù)仂`感的根。
分享文章,請標明來源: http://www.tjjdsnc.cn/xuni/1067.html 免責聲明: 圖片內(nèi)容來源網(wǎng)絡,本網(wǎng)站對作品圖片的版權未作證實,對作品的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不作保證,也不承擔由此產(chǎn)生的法律責任。如對作品版權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電話聯(lián)系:400-035-0358 進行刪除.